2022年,未来论坛发起 碳中和科技 系列研讨,旨在促进全社会对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关注和思考,汇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寻科技发展路径和实现零碳排的智慧,促进社会各界对减碳减排的转型付诸于行动。
7月16日9:30-12:00,由未来论坛与青山科技基金共同组织的01期——“氢能科技”,将关注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源重要的战略价值,探讨目前全产业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聚焦氢能源在应用场景下的技术攻坚、实践方案、发展前景。
Agenda
会议议程
- 北京时间 2022年7月16日(周六)上午09:30-12: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网络直播
9:30-9:35 主持开场
- 郭少军,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9:35-10:15 主题报告
《燃料电池车的现状与愿景》
- 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摘要:燃料电池车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简单介绍燃料电池与系统关键材料与部件。燃料电池车的优点与商业化必须攻克的技术难点。简要介绍燃料电池堆降低成本路线:1)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材料与部件的批量生产。2)燃料电池工况运行和硫化物导至电池衰减原因与对策,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与耐久性。3)为降低加氢站建设费用,可用四型储氢瓶组装列管车,加氢站不购置氢压缩机,大幅度降低加氢站成本。
10:15-11:30 圆桌讨论
讨论嘉宾:
- 段昊泓,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
- 胡劲松,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
- 焦丽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 李 晶,毕马威中国交易战略与并购融资合伙人
- 郦 军,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王海峰,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首席
- 王双印,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首席
- 张振宇,方达律师事务所产业并购合伙人
会议议题:
1.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与瓶颈突破
2.电解制氢技术发展目前还面临什么样的技术难题?
3.中外氢经济现状及氢能产业展望,案例参考等
4.氢经济政策解读
5.面向碳中和的氢能源发展,全产业链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6.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会是怎样的?
11:30-12:00 现场问答环节Q&A
嘉宾简介
(讨论嘉宾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郭少军(主持嘉宾)
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郭少军教授长期从事燃料电池、绿色氢能、二氧化碳转换和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CS系列(23)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被引5.5万余次;2014-2021连续八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化学、材料);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前2500)、全球学者库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全球前800)、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化学)。
衣宝廉(主讲嘉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氢能联盟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燃料电池与液流电池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燃料电池国家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国家863计划“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十一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成员、燃料电池发动机责任专家,大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宝廉院士主要从事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研究,是我国燃料电池研究开拓者之一。20世纪70年代,他参加并领导了航天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80年代,他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水溶液电解工业节能和电化学传感器;90年代,作为科技部“九五”攻关和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技术”的负责人,他组织领导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立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十五”“十一五”期间,他指导城市客车与轿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研制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示范运行的燃料电池客车与轿车。目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0余件(其中90余件已获得授权)。
段昊泓(讨论嘉宾)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人才
段昊泓教授研究兴趣包括纳米催化、电催化、生物质的催化转化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2021年度美团“青山科技奖”获得者。近年致力于解决塑料、生物质等碳资源的化学循环和高值化利用问题,开发光/电驱动的绿色催化方法,基于对反应机理的基础研究发展新型电催化剂和高效反应装置,在温和条件下将废弃塑料和生物质等碳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并将上述反应与电解水制绿氢过程耦合,对推动化学品绿色合成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 等国际学术期刊,主编英文专著一部(2022年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
胡劲松(讨论嘉宾)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
胡劲松教授主要从事氢能非贵金属电催化和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在JACS、Angew. Chem.、Nature Commun.、Adv. Mater.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28000余次,H-因子78。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电化学会青年奖等,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
焦丽芳(讨论嘉宾)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
焦丽芳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第一完成人获2019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能源的高效储存与电催化转化:设计合成高性能锂/钠/钾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揭示新材料储能机制;设计开发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选择性强的廉价电催化水分解催化剂。在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 Let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6000余次,h-index为66。担任eScience编委。
李 晶(讨论嘉宾)
毕马威中国交易战略与并购融资合伙人
李晶曾在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瑞士及中国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工作,在战略与管理咨询领域有超过15年经验,专业服务经验聚焦于能源化工及工业品制造行业,包括企业发展战略、收并购战略、商业尽职调查、运营尽职调查、剥离与整合、目标运营模式设计等领域。
针对中国氢能产业,李晶带领团队与多家客户达成紧密合作,基于行业研究与商业尽调、市场资源整合、一站式客制化服务、长期价值创造等出发点精准透视。
郦 军(讨论嘉宾)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郦军先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获得国际工商管理硕士。负责公司运营管理。
多年的跨国公司从事精益管理和企业运营,先后在日本、欧美等跨国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供应链和精益管理工作,涉及零部件、电器、汽车、重工等行业。熟悉和应用国内外主流企业的精益管理系统和方法论,如美国ACE、丰田TPS、日本质量圈、精益生产、SPC等。曾先后服务于五羊本田广州(期间领导团队获得机械工业部质量一等奖)、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美国Razor公司,西子联合控股,曾担任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咨询导师以及资深精益管理专家,副总裁等职务。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除拥有1名教授级高工、9名博士、20余名硕士组成强大的研发团队外,并由来自知名车企的成熟运营团队。公司自主开发的膜电极涂敷工艺、自动封装工艺及相关成型工艺,年产能达到200万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是上汽神力等知名企业的燃料电池膜电极重要供应商。目前已获得上汽,北汽等重要产投的战略投资。公司已获得通过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并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20年度投资价值奖等诸多奖项。
王海峰(讨论嘉宾)
浙江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首席
王海峰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首席科学家,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负责人,省级特聘专家人才,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委员,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会员,长三角氢能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本科、硕士、博士学位。目前专利数129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
王海峰博士于 2015 年创立锋源公司,并逐步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在浙江和四川分别投资建立了近万平米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燃料电池量产基地,产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分布式发电站、无人机中。
王海峰博士曾担任新能源上市公司(市值 3000 亿)副总裁,IBM 技术总监、 新能源首席科学家,获得IBM全球技术人员个人最高荣誉——“卓越技术成就奖”, IBM 全球研究创新杰出成就奖,IBM 全球研究创新成就奖(第一获奖人),IBM 大中华区杰出成就奖等。
王双印(讨论嘉宾)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首席
王双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现为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度美团“青山科技奖”获得者。2006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玛丽居里学者)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剂缺陷化学、燃料电池、有机电催化。目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Commun., Chem, JACS, Angew. Chem,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5篇,SCI总引用27000余次,h-index为90。
张振宇(讨论嘉宾)
方达律师事务所产业并购合伙人
张律师的专业领域是企业并购和合资事务,尤其擅长出于战略投资目的的复杂产业并购交易。张律师在破产资产收购和企业重组方面也有相当的经验。
在二十余年的投融资执业经验中,张律师曾代表杜邦、Air Products、伊士曼化学、赛得利等知名化工企业进行了大量收购、出售和合资交易。张律师曾协助客户进行了一系列尾氢利用的项目,并代表博世完成了氢动力系统的合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