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未来论坛发起碳中和科技系列,旨在促进全社会对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关注和思考,汇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寻科技发展路径和实现零碳排的智慧,促进社会各界对减碳减排的转型付诸于行动。
8月13日9:00-12:00,由未来论坛与青山科技基金共同组织的02期——“储能发展”,聚焦大规模储能在应用场景下的技术难题、供给侧期待、实践方案及发展前景。探讨碳中和背景下,储能产业在突破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问题中的优化思路及探索实践。
Agenda
会议议程
- 北京时间 2022年8月13日(周六)上午09:00-12:00
会议形式:线上会议+网络直播
9:00-9:05 主持开场
- 杨 远,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系副教授
9:05-10:25 主题报告(嘉宾不分先后,按照字母排序)
《Large Scale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Metal Hydrogen Batteries》
- 崔 屹,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材料系终身教授,斯坦福Precourt能源研究所主任,Nano Letters执行主编,美国电池500联盟共同主任
摘要:Grid scale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is critical for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such as solar and wind into electric grid, and also enable the new opportunity for resilient and smart grid. The cost, life, safety and temperature range of batteries need to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r this purpose. My lab we developed a breakthrough metal-H2 battery chemistry to meet the needs of grid scale storage, in which hydrogen gas electrodes is anodes and transition metal oxides are cathodes. This battery chemistry is low-cost, with long life over 30,000 cycles and 30 years. It can be operated in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of -40 to +60 °C and is maintenance-free. The fast charging/discharge up to 10min is possible in this chemistry. The spinout company EnerVenue Inc. has realized very exciting commercial prototypes based on this technology. The metal-H2 battery affords an ideal storage solution for large scale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钠离子储能电池: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探索》
- 胡勇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海钠创始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摘要:电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迫切需要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是当下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但随着其规模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锂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然而锂的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匀(>50%集中于南美洲,我国只占到6%左右),目前我国80%锂资源依赖进口,为了将来不被卡脖子,亟需发展新型二次电池体系应用于户用储能、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等大规模储能领域。由于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和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且钠离子电池生产装备与锂离子电池相兼容,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我国能源安全和实现全面电动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高安全、长寿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 李先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
摘要: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在众多的储能技术之中,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性高、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可以独立设计、循环寿命长、深度放电无降解、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目前,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已经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仍需要解决产业化过程关键技术问题。为此,对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以及开发新型的液流电池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究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储能:下个“万亿市场”,中国企业的全球机遇》
- 朱 岩,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
摘要:双碳目标驱动我国以间歇性风光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发展,在此背景下,储能需求迅速增长。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成为新型储能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储能及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也带动了上游锂电池原材料市场规模激增。但是,对于长时间、大规模储能,行业仍在寻找适合的技术方案。业内认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行业发展,储能市场或将带来一个新的万亿市场投资机遇。
10:25-11:40 圆桌讨论
讨论嘉宾:
- 金 阳,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1:40-12:00 现场问答环节Q&A
嘉宾简介
(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
崔 屹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斯坦福大学材料系终身教授,斯坦福Precourt能源研究所主任,Nano Letters执行主编,美国电池500联盟共同主任
斯坦福大学材料系终身教授,斯坦福Precourt能源研究所主任,Nano Letters执行主编,美国湾区光伏联盟共同主任和电池500联盟共同主任。他从事纳米、新材料、新能源和环境的研究。他的一大贡献是把纳米科学引入电池技术,重新发明电池,给电池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他发表了超过510篇论文,引用指数H-index(Google)达209. 2014年他被路透社评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学家。他曾获材料界最高奖之一的美国材料学会奖章(2020),美国能源部最高奖之一的Lawrence 奖,Blavatnik 美国国家奖(2017),2020年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018年入选电化学学会会士,2016年入选美国材料学会会士,2015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4年被评为世界顶尖青年发明家奖。他在硅谷创办了4家公司并担任董事或董事长:Amprius,4C Air,EEnotech,EnerVenue。
胡勇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海钠创始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海钠创始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自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先进二次电池的应用基础研究,立足科学前沿和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基础与应用,在钠(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多尺度结构演化、功能电解质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结果。在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Mater.、Joule、Nature Commun.、Science Adv.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共合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30000余次,H-因子100,连续8年入选科睿唯安 “高被引科学家”名录。合作申请8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40项专利(包括多项美国、日本、欧盟专利)。目前担任ACS Energy Letters杂志资深编辑。最近所获荣誉与奖励包括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电化学学会Tajima Prize、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访问学者等。开发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在第三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荣获“2019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和“评委会大奖”、第九届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转化特等奖、2020年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业大赛TOP10、2020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亚军、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0项候选成果,合著《钠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专著一本(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金阳
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阳,现为郑州大学教授,电网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规模化储能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和防护技术,入选2020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MIT TR35 China)。2012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7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与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2014-1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核能系和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Ener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Sustainability, Joule,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出版储能安全专著一部《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早期安全预警及防护》(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先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特别是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工作。获包括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排名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排名3),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2)、青山科技奖等科技奖励。在Energy Environ. Sci., Angew. Chem. Int. Ed., Nat. Commun., Adv. Mater., Chem. Soc. Rev., Sci. Bull.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担任Frontiers in Membra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编,Chinese Chemical Letters、Advanced Membranes、Renewables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执行编委, J. Energy Chem.,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 (RSC), 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杂志编委。
杨远
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系副教授
杨远博士为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与应用数学系副教授,2012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系博士。2012-201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长期从事功能能源存储和热能管理方面的科研工作。在高性能新型电池和辐射制冷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迄今共发表论文90余篇,包括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Joule,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 JACS等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发表论文被引用超过30,000次,H因子55。相关科研成果被授予专利8项。曾获得Scialog fellow,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under 35,3M非终身教职教授奖等荣誉。
朱岩
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
朱岩先生现任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投资委员会成员,并联合管理基金日常运营工作。在加入蔚来资本之前,他曾担任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主导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智能电网和储能等领域的投资。作为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的投资人, 他带领团队投资了Atieva(Lucid)、精进电动、极豆、地平线、Enevate、广景、Phononic等公司,现均已成为其所在领域的明星企业。同时,朱岩先生也负责基金募集、行业研究、社会责任评估等多项工作,管理和监督基金的全面运营。朱岩先生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获MBA学位。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