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云北京时间5月29日 以硅谷为中心的旧金山湾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全球高科技行业的风向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深圳是一座新兴科技产业云集的城市,也被人们誉为中国最具有硅谷气质的城市。
在5月26日在深圳举行的“未来论坛X深圳峰会”上,既是东道主、也是大湾区建设主要倡导者的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多次强调,自己从小想当科学家,而政府企业民间都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基础科研,才能不被人“掐住喉咙”。他的这番表述让人们对深圳发展基础科研,从而带动大湾区科创发展未来寄予了更多希望。
关于“深圳如何能超过旧金山”的问题,立刻引发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也引起了企业界、投资界人士的反响,与会嘉宾分享了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见解。腾云精选了其中一些精彩观点。
大湾区需要有灵魂性的大学 陈十一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核心的还是大学” 深圳如何与旧金山湾区竞争?最核心的还是大学。硅谷的创新源泉来自那里的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在130年间成为与哈佛、MIT竞争的强校,其成功秘诀是什么?斯坦福大学校长告诉我两个词,第一是“学术自由”,创新的源泉来自学术自由;第二则跟深圳很契合,就是“企业家精神”。如果有一天南方科技大学能成为比肩北大清华的大学,就像斯坦福可以比肩哈佛、MIT一样,我们就有希望了。 和硅谷相比,深圳欠缺的还是基础研究能力,也包括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和研究的对接。深圳的投资多集中在转化的最后一段,而不是基础研究。我觉得深圳科创委首先设立一个国家基金,让全国来申请,帮助深圳发展基础科研。 夏志宏 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 美国西北大学Pancoe讲席教授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谁能找到更好的算法,谁就可以掌握将来的人工智能。” 其实陈十一校长经常说,一个伟大的城市必须有伟大的大学。我想再加一句,一个伟大的大学,肯定要有伟大的数学系。 三年前陈十一校长劝我来南方科技大学,当时南方科技大学还没有数学系,我过来了,非常喜欢深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市。 深圳每年都有很多经费投到科研上,但是往往是用于几天或者几年之内可以看到成果的应用研究,投入到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经费并不多。我们为什么要设立未来科学大奖?而不是未来技术大奖?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科学对未来的重要性。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不断加速,另外一个就是算法,算法本身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还是关于纯粹而抽象的数学,而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应用数学。人工智能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数学,谁能找到更好的算法,谁就可以掌握将来的人工智能。 薛其坤 清华大学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灵魂性的人物和大学,会引领一个地方,甚至全国、全世界的教育。” 湾区的学校并没有深圳多,深圳有南方科大,还有北大、清华、哈工大的分校,清华也将和加州伯克利大学一起在深圳建分校。但仅仅学校数目多没有用,要有灵魂性的人物和大学,他们会引领一个地方,甚至全国、全世界的教育,所以打造一个像斯坦福那样有品牌的大学很重要。 田刚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 “只有吸引全国、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深圳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城市” 我是做数学的,我认为深圳必须要拥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基础学科方面,甚至还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也要有很大的发展。 湾区的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在50、60年代也处在发展期,与他们现在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当年陈省身先生从芝加哥大学到伯克利大学,就是去发展伯克利的数学研究,他使得伯克利大学的数学系在60年代末期一下成为了美国的中心。 深圳政府和公众对教育都非常重视,比如跟全国多所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办学,也花了很大精力,投资了南方科技大学,帮助其快速发展。但是我觉得这些还不够,深圳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多地支持深圳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一方面使基础研究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全国、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这样深圳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城市,才有可能超过湾区。 张磊 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未来论坛理事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捐赠人 “新型非盈利大学是一种突破” 我当过耶鲁的校董,现在做杭州西湖大学的校董。马化腾也为西湖大学捐了钱。西湖大学的定位是新型非盈利大学,这在相对意义上解决了学术自由的问题,而且引入了大学捐赠基金,又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是一种突破。我们很乐于看到大湾区有类似的学校成立,可能这也是呼之欲出的事情。 赶超湾区需要抓住 新技术出现的机会 薛其坤 清华大学副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需要一次革命,或者诞生某一种能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 旧金山湾区的兴起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发明者肖克莱,作为最早在硅谷吃螃蟹的人,跑到英特尔办了芯片公司。芯片用硅做材料,硅谷也为此而闻名。如果我们期待深圳超过湾区,就需要一次革命,或者诞生某一种能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也许是医学,也许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应该相信并抓住这种机遇。 深圳市人均年龄35岁,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也让人充满期待。当年轻人都在努力,机遇到来的时候,抓住最关键的技术,就有可能弯道超车。现在从我们国家发展潜力来看,超过硅谷不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自由而优越的环境吸引人才 王晓东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美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西南医学中心成功蜕变的三大因素:领导人、钱、年轻人。” 我在美国住了25年,主要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那里和深圳一样热,还有相似的地方可能就是达拉斯是牛仔的家乡,是美国的文化沙漠。其实达拉斯在高科技方面也很有名气,诞生了德州仪器公司,这家公司在50年代由几个MIT毕业的学生创立。 我工作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始建于50年代,到现在居然培养了6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是全世界医学院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地方。西南医学中心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蜕变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医学院,有三个因素。 第一,领导人,这个领导人要把学校建好当成自己的使命来做。 第二,钱,因为德州之所以能够在60年代、70年代起飞,主要是因为石油。那里把石油收入投入科学,带来的是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第三,年轻人,在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地方,年轻人却能很快成长起来,就像大树多的地方,小草会被遮蔽。 深圳也有这样的优势,给年轻人提供空间和自由。这里自由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不能天天学北大、清华,而是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方面。第二,作为一个大学和支持机构,要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支持。 饶毅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理学部主任 《知识分子》主编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 分享